南方网 > 河源新闻 > 正文

和平245名乡村医生:“钉”在村门口 甘当“守门人”


乡村医生为进村人员测量体温。河源日报记者 叶春雨 摄

“这个春节,见到最多的颜色是红和白!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让我们暖心,穿着白大褂的乡村医生让大家安心。”和平县古寨镇南兴村村民说,在和平县各村的防疫卡点上,乡村医生给村民带来了希望。据统计,该县有245位乡村医生参与了乡村抗疫工作。

进村入户排查织密防控网

一件白大褂、一个医用口罩、一根体温计、一本体温登记本……乡村医生的装备是那么简陋,但是他们抗疫的决心却是如此坚定。

对于和平县上陵镇翠山村乡村医生徐行云来说,这个年过得一点都不踏实。大年三十下午,他才匆匆从翠山村赶回县城与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作为经历过非典疫情的乡村医生,徐行云一晚上都没有睡好。

年初一一大早,徐行云像往年一样赶回翠山村,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他多带了几张大红纸,那是他用毛笔手写的紧急通知。他到翠山村的各个自然村进行张贴,向村民们开展防疫宣传。为了及时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许多乡村医生像徐行云一样,手写了一张张冒着“土气”的宣传海报,及时科普了防疫知识。

在疫情防控前期,为了摸清重点疫情地区返乡人员底数,作为村居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的“三人小组”成员,乡村医生和村干部等一起挨家挨户进行了集中摸排,做好登记造册、为村民测量体温等工作。在摸排时,乡村医生还不忘进行防疫知识宣传。“现在情况比较特殊,大家没事不要出门,要记得勤洗手,家里要注意通风……”相同的内容,他们自己都记不清楚重复讲了多少遍。

为了做好重点疫情地区返乡人员居家隔离期间的观察工作,乡村医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每天为返乡人员进行两次体温测量,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乡村医疗条件相对较差,防疫物资更是短缺。“没有防护服,我只能穿着雨衣为他们测量体温,虽然也会有点担心,但是觉得义不容辞。”徐行云说。

卡点值守筑牢“健康墙”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和平县各村按要求设立了防疫卡点,乡村医生自然成为卡点上必不可少的一员。为了保障防疫卡点的正常运作,乡村医生纷纷“各显神通”,通过努力为村居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在凛冽的寒风中,他们坚守岗位,认真检查每一辆过往车辆,为每一位路人测量体温,登记车辆和人员信息,对外来人员做好排查和劝返工作,用实际行动为乡亲们筑起一道“健康墙”。

长塘镇秀河畲族村乡村医生朱文标提前谋划,迅速在角塘坑、郑里垇设立了防疫卡点,成为全县最早设立的村居防疫卡点。在网格化管理的背景下,他首创村委会出具健康检疫合格“放行条”,为做好村居疫情防控工作出了好点子。

青州镇永丰村乡村医生刘加能大年初一从市区赶回村子,他从朋友那里借来了一把红外线额温枪,供村里的防疫卡点使用,提高了体温测量速度。他坚持每天自备医用口罩、医用手套,不给村里增加负担。“我现在储备的口罩等防护物资还够用,其他人比我更需要这些!”遇到急需外出却没口罩的村民,他总是拿出自备的口罩给村民“救急”。

除了值班值守之外,乡村医生还要为乡亲们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除了不能收治发热病人,我还是得给乡亲们看病,我觉得我们既是医患关系,更是朋友关系。”刘加能说。

谈起冲在防疫一线的乡村医生,和平县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从疫情发生到现在,他们冲锋在前,牢牢‘钉’在村居疫情防控一线,默默地为全县防疫工作作出了贡献。他们都是好样的!值得全县人民为他们点赞!”

【记者】叶春雨

【特约记者】朱景优

【通讯员】徐武敏 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