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韶关新闻 > 正文

韶关乳源:党建引领河长制,擘画绿水瑶乡卷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乳源瑶族自治县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创新“党建+河长制”工作思路,实现基层党建与河长制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了“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强大合力,有效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河流治理新格局,擘画了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绿水瑶乡画卷。

1

“三个覆盖”强队伍

建强河长体系,实现党建引领全覆盖。全县共有县级河长9名,镇级河长43名,村级河长119名;县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全部担任河长,在建立“河长制”和推动“河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头雁”作用。近年来,该县持续加强对各单位、各行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在基层党组织周围,坚持以党建带群建,全面组织发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志愿者协会、“两新”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河湖管理保护,凝聚起全社会爱河护河的强大合力。

1

育好管河干部,镇村河长培养全覆盖。大力实施镇村河长能力提升工程,围绕河长巡河、日常管护、应急处置等内容对全县100余名镇村河长开展全员培训。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村级河长)赴湖南长沙、浙江安吉等地学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进经验,着力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成为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2019年,该县委提拔了2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经历丰富的优秀干部到县水务局、县住建管理局担任副职,并兼任县河长办副主任,真正使“好钢用在刀刃上”。将落实河长制工作任务纳入乡镇绩效考核和村“两委”班子绩效考核,建立河长制工作述职机制,激励和敦促镇村河长积极履职,推动河长制工作从“有名”到“有实”,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

树立先锋模范,党员干部参与全覆盖。为实现“河水流到哪,哪里就有人管”,该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思想和河湖管理保护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营造共抓河湖大保护的氛围。例如,村党组织创新管理模式,以“支部包片、党员包段”为原则,全面建立党员监督岗,协助村级河长常态化开展巡河活动,及时发现、有效处理存在问题。县水务局机关党委与县义工协会党支部常态化联合开展“全面推行河长制,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南水水库周边、各镇村级河流开展河湖垃圾清理志愿服务以及河长制宣传工作。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合创文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关爱生命之源•南水湖”等主题的志愿活动,携手守护母亲河。

1

“四管齐下”抓治理

河长巡河管联动。为破解“九龙治水”困境,该县建立“闭环”工作法抓问题整改,将河长批示、问题交办、责任单位整改、河长巡河验收环环相扣,全面杜绝交而不办、办而不实等现象。部门之间按照河长的具体批示高效沟通、立行立改,实现“单打独斗”到“抱团攻坚”,对河道施行全线连片整治、岸上岸下同治、重点河段综治。2019年全县县级河长共巡河106人次,镇级河长巡河1362人次,村级河长巡河4140人次,其中县级河长交办重要事项14宗,全部按要求办结。

专项行动管疑难。结合河湖“五清”和“清四乱”专项行动,集中开展了9次河道水面漂浮物及河岸垃圾清理;对南水河县城段及附近支流开展清淤疏浚;通过完善审批、截污纳管、取消排污许可等规范整改49个入河排污口;清理河湖疑似“四乱”问题19宗,销号率100%;清理“三无”砂石船舶7艘,切实维护了水上安全秩序。

1

专业机构管日常。将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交接给专业公司,以市场化运作推进专业化管理,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生活污水不入河湖。县财政每年保障5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各镇聘请第三方开展河湖治理。投入40万元聘请保洁公司对县城区、镇区附近42.65公里的重点河段开展日常管护,辖区内河道水质和水环境显著改善。

社会参与管共建。水环境治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实现河湖长效治理必须汇聚群众力量。该县广泛应用电视新闻、手机短信、新媒体等宣传河长制工作和节水护水知识,发放各类宣传册1万余册,设置323块河长公示牌,招募85名民间河长开展日常宣传和巡河监督。2019年处理群众反映问题15宗,均得到举报群众的满意评价;东坪镇党委认真总结群众意见,举一反三,对辖区开展地毯式排查整改,扎实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河湖治理新模式。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团县委等部门组织60余名学生志愿者开展“争当河小青•共筑生态屏障”主题活动,推动青少年参与营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生态保护新格局。

“五个全面”促提升

全面加强水执法。完成2条市管河道共96.6公里的划界工作,依法稳妥解决“人河争地”问题。严厉打击渔业捕捞领域黑恶势力,加大整治非法捕捞力度,其中在南水水库强制拆除各类诱捕架61个。依法清拆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违法经营项目48宗;查处非法采砂2宗,非法毒鱼、电鱼3起;整治“散乱污”工企业17家,各类涉水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震慑。

全面保护水资源。通过实施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用水管理,加强农业节水,指导企业提能增效,全县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2019年,该县南水水库水质达到Ⅰ类水质标准,农村饮用水达标,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9条主要河流总体水质良好,6个常规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1

全面防治水污染。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打好“碧水保卫战”。完成了5个镇级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投入970万元全面清理各镇村多年积累的的陈旧垃圾。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土壤改良修复,开展全县农田灌溉水水质监测。完成5家养殖场的污染减排综合整治工作,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3.04%。在全市率先完成“一镇一厂”污水处理厂建设目标,极大改善镇村人居环境,保持全县无黑臭水体的好成绩。

全面改善水环境。投入220多万元清理河道水面漂浮物及河岸垃圾,累计清理河道713公里,垃圾8320吨,基本实现无成片水面漂浮物的目标。完成南水水库泄洪河道整治工程,消除了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安全隐患。投入4855万元建成10.2公里碧道,打造成广大人民群众喜游乐到的美好去处。

全面修复水生态。岸上水下联动,系统推进水生态修复。治理完成8km2水土流失,完成碳汇造林4560亩,封山育林4150亩,水源涵养能力持续增强。通过政府赎买方式,压减老旧、木质渔船23艘,鼓励渔民转产转业,促进捕捞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武江河投放84万尾鱼苗,水域生物种群结构和水域生态持续改善。

【全媒体记者】潘俊宇

【通讯员】廖永聪 林遥轩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