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韶关新闻 > 正文

韶关这样下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一盘棋”


为探索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有效途径,全面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助力韶关市深入推进乡村振兴“3510”工程,2022年以来,该市相关部门全力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

创新提出“3+8”模式,下好谋篇布局“先手棋”

韶关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现场。

韶关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现场。

韶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将其列入市委“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工作专项内容并在全市2022年农村工作会议上作部署。韶关银保监分局作为该项工作的牵头单位,主动靠前谋划,将该项工作写入分局2022年党委一号文,创新提出“3+8”模式,以“三下乡”内容(党建共建、金融资源、金融文化“三下乡”)和“八项机制”保障(建立加强领导、制度保障、协同合力、信用体系建设、风险补偿、政策支持、专门渠道、宣传推动“八项机制”)为工作抓手,与相关单位共同推动韶关市进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关键阶段。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下好补足短板“精准棋”

着手筹建韶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联合委员会。会同相关单位,拟定筹建方案和拟邀请成员单位名单,探索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新模式。

韶关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宣传月活动动员部署会现场。

韶关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宣传月活动动员部署会现场。

健全完善涉农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推动《韶关市建立乡村振兴金融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印发并在多个县(市、区)落地实施,目前,始兴县已安排1000万元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第一批企业融资合作申请额度合计3500万元;南雄市、曲江区、武江区已制定风险补偿实施细则。

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使用“农融通”平台、“粤信融”平台和“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等3个系统,分类推进农户、涉农企业、镇域等农村信用信息数据采集共享,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压实银行保险机构责任,下好推动部署“关键棋”

切实加强监管引领推动。召开两次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围绕“创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主题,组织辖区银行保险机构交流研讨服务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思路,要求银行机构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保险机构持续提高保险保障水平,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鼓励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切实加强政银企对接。召开2022年韶关市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政银企”对接会。搭建银行机构与涉农企业信息交流对接平台,14家银行机构与涉农企业签订金融信贷意向协议,共提供信贷支持4.57亿元。

切实加强宣传推动、营造氛围。创新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宣传月活动,印发专项通知,将每年3月定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宣传月”,召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宣传月活动动员部署会,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将政策、产品宣传和“真金白银”金融支持服务相结合,为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

切实提升服务质效,下好长效落实“长远棋”

在韶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鼎力配合下,该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2年2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580.98亿元,同比增长14.49%;农险保费收入2702.68万元,同比增长59.72%,提供保险保障79672.83万元。

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韶关银保监分局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督导组,对该项工作实行常态化督导,确保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落实落细。推动市级银行机构向乡村振兴支行、网点下放信用贷款、保证担保贷款、抵质押贷款、线上贷款等信贷审批权限,有效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金融服务更加优化。全市农商银行已建立党建共建镇、村、企业合计491个。金融助理(特派员)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其中,农业银行韶关分行派出镇金融助理实现全覆盖;各农商银行派出村金融特派员(辅导员)已覆盖962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9.7%。

银行机构金融助理走进村镇开展金融政策宣讲。

银行机构金融助理走进村镇开展金融政策宣讲。

产品创新更加丰富。银行机构设立差异化专项金融服务模型,结合当地产业特色,推出贡柑贷、兰花贷、旅游e贷、美食e贷、“碧农贷”“春耕贷”等信贷产品。保险机构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先后推动政策性葡萄种植保险、鱼饲料价格指数“保险+期货”在韶关市落地,拟将兰花气象指数保险和食用菌种植保险作为韶关市特色农险产品。

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韶关银保监分局将严格落实上级关于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创建相关工作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各项部署,会同市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以“3+8”模式为抓手,全力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韶关示范样板。

【全媒体记者】唐音

【通讯员】韶银保监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