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韶关新闻 > 正文

如何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论剑”韶关高质量发展③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1月28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当天下午3时,韶关组织5场分组讨论会。其中,第三组分组讨论会围绕“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这一主题进行发言讨论,韶关市发改局等有关单位、南雄市等县镇村代表、广东亚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聚焦差异化推动县域发展、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发展预制菜产业等畅所欲言,为推动韶关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第三组分组讨论会现场。唐音 摄

从田到山、从城到村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韶关作为北部生态发展区的重要战场,各县(市、区)具有不同资源禀赋,发展也各不相同,促进城乡加快融合发展的工作任务亦是任重道远。” 会上,韶关市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韶关全市 10 个县(市、区)、105 个乡镇(街道)、1444 个 行政村(社区),正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推进强县联镇带村,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正是韶关的基本工作思路。

今年1月7日韶关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韶关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决定》,讨论了《中共韶关市委、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以“三大战略”为重点,以“六大行动”为抓手,以“三大提升”为基础,奋力谱写生态发展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韶关实践新篇章。

韶关市委书记陈少荣在参加第三组分组讨论会时指出,“小河有水大河满”,唯有县域、镇域经济上来,全市经济发展才能“水涨船高”。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打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攻坚战,市县镇村成立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压实县(市、区)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责任,推进强县联镇带村;大抓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文旅、数字农业等新业态,促进产业发展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抓好镇域经济发展,落实镇(街)招商引资任务,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推动项目引进落地。

统筹抓好产业兴县、强县富民、县城带动

“我市已将创建任务分解到责任市领导、责任部门,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督导、年终考核的督查考核机制,并选派年轻优秀人才到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工作专班,优先保障示范县创建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整合涉农资金、驻镇帮镇扶村资金、政府债券、金融资金等重点支持乡村建设,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面保障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南雄市委书记林小龙在会上谈到,去年 10 月,南雄市入选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后,按照“一年强基础, 两年见成效,三年出样板”的工作总步调,统筹县镇村一体化推进以组织、力量、资源“三个下沉”党建引领机制为抓手,努力创建全国苏区县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县,打造科技强服务优、品牌强质量优、效益强经营优的“三强三优”农业强县,建设自然和谐美、乡风和淳美、社会和乐美的“三和三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南雄。(资料图)

会上,韶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制造业,全力推进县域工业差异化协同发展,统筹抓好产业兴县、强县富民、县城带动,借力珠三角资源,用好对口帮扶协作机制,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依托各县(市、区)现有产业园区,积极承接引进大湾区大数据、先进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建设一个承接产业转移市级主平台、六个特色产业园,打造1+6产业承接平台体系,建设一批亿元级项目、扶持一批十亿元级企业,做大做强1-2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镇域经济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厂棚等资源,建设乡村振兴车间……不断探索强镇富村公司发展运作模式,推动公司市场化运营……”武江区重阳镇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道,去年前三季度,重阳镇名列全市60个一般乡镇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第一名。

重阳。(资料图)

镇域经济是市、县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是产业项目建设、扩大招商引资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与会人员认为,韶关分类推动镇域经济发展,要实行乡镇(街道)经济发展分类排名,推动各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和党政班子重视并主动抓经济、抓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工业、农业、文旅强镇。要引导推动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建强9个重点镇(街道),壮大36个中心镇,发展60个一般镇,做大镇域经济总量。要深入开展驻镇帮扶、分类分级帮扶、组团帮扶,统筹用好帮镇扶村各类资金,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要在“139”及“139+”美丽圩镇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建设美丽街区,提升美丽圩镇的特色化品质化水平。

大家还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发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和完善乡村治理。要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造客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片,统筹镇村连线连片打造美丽乡村风貌带。要抓好乡村产业振兴,建好用好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擦亮“韶关兰花”“韶关珍果”“韶关茶”“韶关食用菌”等区域公用品牌,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布局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预制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要培育壮大乡村旅游、数字农业等新业态,加快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各县(市、区)整合和活化利用当地特色文旅资源,创新旅游产品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城乡发展。

【记者】唐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