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近600人报名参加!黄江持续推动产业人才培训


“农村电商”“南粤家教”“集成电路”“粤菜师傅”……自今年5月以来,黄江镇充分依托社会培训资源和行业、企业组织,开设一批优质、具有区域特色的“一镇一品”产业人才培训项目。

截至目前,黄江镇已组织开展6项特色项目培训,参与人数近600人。10月后,将有更多培训项目相继推出,目前正紧锣密鼓筹备中。这些特色培训项目加强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产业人才,促进产业人才与产业同步发展。

率先举办半导体产业培训班

下午3时,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的新员工陈杨下班了。与往常不一样的是,今天下班后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前往公司的培训课堂。

截至目前,集成电路产业培训班已在公司开展了一个多月。每周至少有一天,陈杨需要在下早班之后到培训班上两个小时的课,但他却乐此不疲。

除了陈杨,该公司还有100多名员工参与培训班的学习。这个培训班不仅是镇内为企业开展产业培训的第一场,同时还是东莞市第一场针对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的“一镇一品”培训班。

“我们算是黄江镇的一门特色课程,因为做半导体的企业特别少,针对性特别强,甚至招进来的员工也很少有专业完全对口的,所以这门课只有我们自己可以讲,目标受众也主要是公司员工。”安世半导体人力资源经理刘玲介绍,此次培训包括集成电路装配和集成电路测试两方面,目的是希望提高员工对集成电路产业的认识,培养就业技能,提升素质。

刘玲还透露,原本培训计划为期5天,培训40课时,为了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企业主动增加了课时,在政府原来补助的基础上,自己出资延长课程,为员工带来更加细致详尽的教学。其中,在课程安排上,有20%左右的内容是讲解理论,另外80%左右的时间会带学员下车间进行实操学习。

“我们原来在车间里和师傅学习操作,只知道该干什么、要如何操作,但是不知道操作的背后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陈杨说。

通过培训课程的学习,初来乍到的陈杨对半导体行业、公司本身以及产品、工艺、流程和市场都有了较清晰的了解,在老师手把手实操讲解教学后,终于弄明白已经熟悉的操作背后的原理。

“我们这个行业还有很多像我一样刚毕业、没有任何经验的新员工。通过课程培训,我们能学习到很多设备、技术原理,即使之后不在这个行业工作,也可以将学到的技术知识举一反三,尝试更多技术性的工作,往更高的方向发展。”陈杨说。

育婴师培训班受青睐

午饭时间,原黄江镇康华医院母婴专科医生胡菲菲的微信却响个不停,点开一看,是她曾经的学生传来一些孩子的排泄物照片,说孩子最近肠胃不是很好,想请她帮忙看看是怎么回事,这让胡菲菲哭笑不得。虽然类似事件时有发生,但是只要有空,胡菲菲很乐意为她们解答难题,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直接咨询她。

这些学生来自7月开始的黄江镇“一镇一品”之特色培训项目——育婴师培训班,培训班由黄江镇人社分局、妇联联合主办,田美社区和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协办,东莞市东城育华职业培训学校承办,她作为育华学校资深培训师为辖区内主动报名的100名妇女授课。

据育华培训培训主任廖海芬介绍,此次培训活动前期在黄江妇联公众号及各社区微信群中宣传,得到不错的反响:7月底开设的一期课程60个名额全部报满。由于一期课程开了好头,8月底开班的二期课程100个名额刚开放报名就全部报满。这些学生有来自各个社区的年轻妈妈,也有正带孙子的婆婆奶奶,更不乏想从事育婴师一职的妇女。

“胡老师讲课特别容易听懂,很多上了年纪的婆婆阿姨特别喜欢听她的课。”30岁出头的牛银是胡老师的“小粉丝”,她的家并不在田美社区,通过朋友介绍以每天早上8时前将孩子送去上学后,早早来到教室等待培训课的开始。因为家远,她中午不回家休息,在田美社区朋友家中稍坐片刻后,又回到课堂投入到下午的学习。

牛银报名参加培训的初衷原是为了孩子,哪知道上了一天课,开始有了从事育婴师的想法。她总觉得5天的培训时间过得太快,期待着人社分局什么在她居住的社区开办类似的培训班。

在胡菲菲的课堂上,像牛银这样的宝妈、婆婆不仅可以了解简单基础的医学常识,以应对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小病小痛,还会教授包括母婴健康管理、中医、康复理疗、小儿推拿等方面的科学育婴知识。

胡菲菲说,现在家长很多认识到不能按照以前的传统方式去喂养孩子,比如喂孩子吃饭的时候先自己嚼碎了再喂给孩子吃,这是非常不卫生的,很容易让孩子因为口腔细菌而生病。还有很多细节问题,不是母婴专科的医护人员都有可能不了解。

怎样才是正确的抱孩子的姿势,怎样才能正确母乳喂养,什么样的水温和比例才是最好的奶粉冲泡方式……在课堂上,胡菲菲争分夺秒,将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在座的学生,让大家每天都满载而归。

“胡老师每天课上的知识点特别多,稍不留神就会落下,我们一刻都不敢分神。”牛银说,“希望能有更多培训机会,让我们跟着医院的专业医师学到更多。”

一次培训学会20多道新菜

“我觉得味道还不错。”梅塘社区的易兰又夹起一块刚出锅的糖醋咕噜肉放进嘴里,酸甜可口,还夹杂着肉香。这是她第一次做正宗的粤式糖醋咕噜肉,家里的孩子一定会喜欢。在自己十分满意后,易兰又招呼同组的其他同学一起来尝尝新学的这道菜,为她提出宝贵建议。

8月23日,由黄江人社分局、镇总工会和妇女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粤菜师傅”(中式烹调师)培训班圆满结业。在这次为期6天共48课时的烹饪课程中,101名学员学习了姜葱白切鸡、糖醋咕噜肉、泰汁吉列鱼块、粉丝蒸扇贝、客家酿三宝等23道粤菜。

在三周的学习后,同学们迎来了期末考试。考题是开放式的,每个组都获得豆腐、肉沫等食材,他们需要经过各自的小组讨论,决定期末考试做出菜式,最后由培训学院的老师、院长以及来自人社分局及妇联的工作人员共同打分决定毕业成绩,并由东莞市东供职业培训学院颁发结业证书。

“我们组做了传统的豆腐蒸肉,隔壁组做的是麻婆豆腐,看起来特别诱人,他们的分数也很高。”易兰叹了口气,“我们当时怎么就没想到呢”。

负责此次培训班的东莞市东供职业培训学院院长赵琪表示,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在东莞开展送教上门、送教下乡培训,这次与黄江人社分局合作举办的“粤菜师傅”(中式烹调师)培训班同样是采取这种方式,在培训期间的每个周末,学员都将烹饪工具与新鲜食材开车运送到黄江梅塘社区与长龙社区,由培训讲师从烹饪原料、烹饪营养、烹饪方法等方面对当天所学的菜肴进行介绍,并对操作技能进行实操教学,上午下午各教授两道菜。

“我在工厂上班,课堂离家特别近,周末也没什么别的事情,想通过多学习一门手艺,未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自己本来就比较擅长烹饪,来到培训班学习后结识了更多“厨友”,易兰与组员建立烹饪学习微信群,每次课后大家总会聚在一起聊聊谁做的菜更好,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易兰一次培训就学会了20多道新菜,家中的菜单增添了不少内容。粤菜本就比较清淡,很合孩子的胃口,对健康有益。“我的小孩很喜欢我新学的菜,老是让我给他做。”易兰哭笑不得,“亲戚朋友听说我上了这门课,叫我大厨,说有机会一定要尝尝我的新手艺。”

培训这个政府的福利不用掏钱,还能学到真本事,易兰竖起了大拇指,说:“将来有别的什么课程,如家政服务之类的,我会积极报名。”

【撰文】刘慧茹 韦基礼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