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视频|重大进展!东莞轨道1号线全线“洞通”


重大进展!东莞轨道1号线全线“洞通”

10月23日上午9点58分,在刀盘切割钢筋混凝土的轰鸣声中,随着最后一层围护结构的破除,巨大的圆形刀盘整体映入眼帘,由中铁十九局承建的东莞市轨道交通1号线大朗站-湿地公园站区间右线盾构机“奋进二号”顺利到达出洞,宣告东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以下简称“轨道1号线”)全线隧道顺利贯通,按期实现了全线“洞通”关键节点目标。这是轨道1号线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为全线顺利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累计投入盾构机50台次,顺利穿江过河12次

轨道1号线由东莞交投集团下属轨道一号线公司作为项目建设单位,贯穿东莞市水乡片区、中心城区、中部片区、松山湖高新产业区、东南临深片区,起于望洪站、止于黄江中心站,途经望牛墩、洪梅、道滘、万江、南城、东城、大岭山、松山湖、大朗、黄江等10个镇街(园区)。

线路总长57.46km,其中高架线7.71km,地下线49.43km,设车辆段和停车场各一座、主变电所4座,共设车站25座其中13座为换乘站,将实现与穗莞深、莞惠、佛莞城际铁路、已开通运营的2号线及规划的1号线支线、3、6、7、8、12号线换乘。

轨道1号线沿线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极为复杂,多次穿越东江干支流,广深、莞深、佛莞、莞番等高速公路,穗莞深、莞惠等城际铁路,220kV/110kV高压电塔、超高压输油输气管道及众多大型工业区和居民区,全线大部分盾构隧道位于极厚淤泥层、富水砂层、孤石群、上软下硬地层及全断面硬岩等特殊地层,施工风险和难度极大。

“盾构穿越水域较多,先后多次穿越东江支流、东引运河、昌平河以及松山湖沟谷公园湖泊等。”据介绍,线路在大朗镇富民中路连续500米下穿大型排水箱涵,水域下方盾构施工,地层水压高,掌子面易涌水、涌沙,严重时可能导致透水事故发生。

盾构多处穿越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桥梁以及房屋建筑群,对施工精度和沉降控制要求极高,例如新源路站-东城南站盾构距离运营中的莞惠城际隧道净距最小仅1.73米,盾构施工过程中控制稍有偏差,就会造成城际铁路停运风险。

为此,东莞市轨道一号线公司组织开展了多轮技术方案论证比选,最终选定了土压平衡复合盾构、土压/TBM双模盾构等多种定型制造的盾构机,针对区间盾构施工重难点召开专题进行专题研究,组织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广东省建工等施工承包商周密部署、平稳有序地克服了重重困难。

据统计,自2020年8月28日全线首台盾构机始发以来,轨道1号线全线累计投入盾构机50台次,顺利穿江过河12次,穿越建(构)筑物136次,穿越极厚淤泥层、富水砂层、孤石群、上软下硬、全断面硬岩26.34km,主动排除安全风险隐患2626处,安全质量管理平稳可控。

工程工序转换“冲锋号”同步吹响

全线“洞通”,标志着各地铁车站之间的隧道全部连通,同时区间隧道施工将全面转入轨道铺设、接触网安装、通信信号系统施工,轨道1号线建成开通迈出关键一步。

记者了解到,至10月23日,轨道1号线其他施工也正在有序推进。

其中,高架段桥梁施工已完成6.9km,完成总量的81%;全线车站25座,已有21座车站封顶,19座车站进行附属工程施工;道滘车辆段完成综合楼封顶;完成33km短轨铺设,滨江体育馆站-莞太路站-中心广场站-鸿福路站-新源路站-东城南站-同沙公园站区段、大岭山北站-大岭山站-大岭山东站区间实现短轨通;望洪站、道滘站、道滘东站、滨江体育馆站、莞太路站等多个车站进行装修施工。

作为东莞市域最长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轨道1号线跨度长、难度大全线“洞通”的顺利实现,为项目后续“轨通”“电通”等关键节点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轨道1号线工程工序转换的冲锋号同步吹响。

接下来,轨道1号线将进一步推进多个施工重点:加快土建场地移交,重点推进机电装修和铺轨施工,争取在年底前实现车站装修全面进场、轨道铺设完成超50%;加快推进道滘车辆段施工,尽早具备接车条件;加快推动已完车站退地还地,开展车站出入口建设。

“提前谋划、迎难而上!”轨道一号线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10月初组织全线参建单位召开动员宣誓大会,布置了后续工序的建设任务,下一步将全力以赴争取早日实现全线开通运营。

【文字】南方+记者  欧雅琴

【摄影/视频】邓浩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