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重磅!《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印发,含广佛全域及肇庆、清远中心城区


近日,《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印发实施。

根据《规划》,广州都市圈范围包括广州市、佛山市全域,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土地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2022年常住人口约3257万人。规划有关任务举措涉及清远英德市和云浮、韶关部分地区。

《规划》第一部分包括前言、发展背景、总体要求,明确了都市圈范围,通过对都市圈发展基础、存在问题和机遇挑战进行综合分析。

其中提出,广州都市圈要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全国高质量同城化示范区、全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典范区的发展定位。

同时明确,要构建“一核两极四轴”的空间布局,一核即广佛核心区,两极即肇庆、清远城区,四轴即广佛肇发展轴、广清发展轴、与深圳都市圈联动发展轴和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联动发展轴。

构建“一核两极四轴”的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

《规划》明确,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佛核心区为引领,以肇庆、清远中心城区为发展极,依托主要交通廊道,构建“一核两极四轴”的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深化与深圳都市圈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合作联动,形成核心引领、轴带支撑的都市圈发展格局。

“一核”为广佛核心区,将以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为引领,共建国际化都会区,实现两市全面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区和全国同城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带动都市圈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两极”为肇庆、清远城区,将推进肇庆、清远中心城区适度扩容提质,强化与广佛核心区硬软件联通共享,积极承接广佛优质资源要素外溢和非核心功能疏解,加快完善居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逐步打造都市圈新动力源和增长极。

肇庆城区建设彰显中国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衔接的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新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和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高品质新都市。

清远城区率先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大湾区重要产业延伸带,探索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创造新时代生态功能区高质量发展“清远经验”。

“四轴”分别为广佛肇发展轴、广清发展轴、与深圳都市圈联动发展轴和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联动发展轴。

 广佛肇发展轴,将以广州为龙头,向西依托南广高铁、贵广高铁、广湛高铁、深南高铁、广佛肇城际及西江黄金水道,联通广州、佛山、肇庆都市区以及云浮都市区,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不断强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和佛(西)肇(东)一体化协作发展,深度共建珠江―西江经济带。

广清发展轴,将以广州为起点,向北依托京广高铁、广清城际及北江黄金水道,联通广州、清远都市区以及韶关都市区,深入推进广清一体化,支持清远等地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支持清远发展先进制造业。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文化旅游、纺织服装、健康养生等产业,谋划建设珠江―北江经济带。

与深圳都市圈联动发展轴,即依托广深港高铁、广汕高铁、广深铁路等,深入推进广深双城联动。推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战略性平台和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联动发展。沿东江和狮子洋推进广州东部中心与东莞水乡地区深度融合。促进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与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等重大创新平台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广深惠智能网联汽车、广深佛莞智能装备等产业集群建设。

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联动发展轴,即依托广珠城际、广珠铁路、南珠(中)城际、广珠(澳)高铁等,深入推进珠江口两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共建环珠江口黄金内湾。推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战略性平台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联动发展。加强南沙科学城与佛山三龙湾地区、中山翠亨新区、珠海高新区等重大创新平台对接,协同发展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推动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明确八大重点任务

围绕基础设施、创新驱动、产业协作、营商环境、民生共建、生态共治、开放格局、城乡融合等领域的重点任务,《规划》进行了部署。

一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提升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积极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织密轨道交通网络和城市交通路网,建设国际物流中心,优化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构建安全资源保障体系。

二是共促创新驱动发展。协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立健全创新合作体制机制,构建一体化联动创新网络。

三是协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联合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推动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和数字化转型,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协同推进新一轮产业有序转移。

四是携手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以共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人力资源有序流动、实现技术市场一体化、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等为重点,引领都市圈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五是共建共享宜居都市圈。以公共服务均衡普惠、整体提升为导向,进一步提升都市圈内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卫生健康养老、公共文化服务、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理联动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共建共享程度。

六是打造生态美丽都市圈。共建一体化绿色生态网络,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机制,提升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七是构筑区域合作开放新格局。以南沙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为引领,深化与港澳交流合作;推进与深圳都市圈以及珠江口西岸、湛茂、汕潮揭都市圈的交流联动,拓展珠江—西江经济带和珠江―北江经济带合作空间,深入共建“一带一路”,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八是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合理配置为重点,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持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第三部分为规划实施保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协同、落实协同实施机制、鼓励社会参与,扎实推进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南方+记者 黄舒旻

【海报】招凤仪

通讯员 穗发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